治理商业贿赂遭遇“界定难”和“治理难”,与法律、制度不完善有关,更与商业贿赂无处不在的“收买”有关。商业贿赂“收买”了法律在公民心中的威严,“收买”了企业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的规则,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无心靠产品质量、价格、服务胜出,而是致力发展“关系网经济”。信仰“关系”胜过信仰“规则”,对于正在建设的法治社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力“腐蚀剂”。
8.9月4日下午,重庆市工商局的通报称,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华润蓝剑为占领重庆啤酒市场,与重庆市23个区市县、3000多户餐饮店等终端销售商签订合作协议,通过给付380多万元各种形式的“促销费”,销售啤酒500多万件,涉及金额达1亿多元。“此案是自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以来,重庆市工商局查处的涉案区域最广、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件。”
处于“被动地位”的华润雪花,立刻在次日,即5日下午发表公开声明,称重庆工商局有关查扣啤酒的行为,是打着“反商业贿赂”的幌子,行地方保护之实。“别人都这么做,你不这么做,怎么卖啤酒?”候孝海认为,重庆的销售方式是“行业惯例”,不仅存在于华润一家,全国很多地区、很多啤酒商、饮料商都在采用。
在关于此案的种种争议中,给餐饮店等终端销售商“好处费”到底是“行业惯例”还是“商业贿赂”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我不能说所有的啤酒商都会采取这种销售手段,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是这样做的”。9月8日,中国酿酒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绿君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给终端“好处费”的现象由来已久,也一直是酒类行业面临的一大困惑。而且不仅是啤酒、白酒、红酒,甚至很多饮料的销售,也存在类似现象。
9.2006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商业贿赂真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在一些地方的经济活动中,说起治理商业贿赂,许多人却不以为然,甚至找出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商业贿赂辩护,商业贿赂成了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有人认为:“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治理商业贿赂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有人认为:“商业贿赂都是行贿人自己送上门的,推不掉,躲不开。”还有人认为:“商业贿赂牵扯面大,查起来不容易。”一件本来十分得民心的好事,为何竟然引来非议?老实说,持有这种非议的人,心里也明镜似的,清清楚楚知道商业贿赂是一种犯罪活动。他们这样说,不过是为了混淆视听,浑水摸鱼。同时也提醒我们:治理商业贿赂这件事并不简单,需要我们想办法,下功夫,动真格。
10.2006年11月,重庆市沙坪坝区法院宣判了重庆市胸科医院正副院长收取医疗器械销售商回扣的案件,宣判当天,来自全市卫生系统自发参加旁听的900多人将审判大厅围个水泄不通。
重庆市卫生主管部门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这宗案件中,最先是副院长被抓,其接受调查时为争取自首,又将院长供了出来。这家医院的医生,尤其是其他大小领导都担心他们为争取立功,将事情全盘说出,而将自己卷进去。更关键的是,现在法律对收受回扣的认定标准还不明确,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违不违法,会不会被起诉。”
“这个案子,全系统的人都知道,大家都把它作为一把尺子来度量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构成犯罪。”重庆某小医院的医生朱勤(化名)告诉记者,“由于医院的效益不好,每月从医院领到的全部收入不到1000元,回扣历来都是我们收入的主要部分,大概每月能有几百元左右”。她所在的科室一直都在用这些钱给医生发奖金福利,一旦一人受查,必然整个科室甚至整个医院都难逃追查。山东一家医院的纪检书记更是直言不讳:“如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治理商业贿赂,那医院全都别干了!医药购销领域内的反商业贿赂,打击面较大。”
作为医药销售代表,李先生深谙反商业贿赂对于自己的利害关系,但他认为,商业贿赂一时还难以禁绝。如果还是沿用旧的医疗及医药流通体制,那么打击商业贿赂一旦真的发挥效用,对整个医药销售行业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在目前的状况下,这个行业还没有学会不贿赂怎么生存,不给回扣一个药厂就要死掉”。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忠林教授也认为,目前商业贿赂专项整治工作只针对个体贿赂活动的打击,而忽视了对滋生贿赂的土壤进行整治,那么商业贿赂绝不可能得到根治。
11.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组长何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商业贿赂涉及面确实很广,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情况非常复杂。有些领域和行业的问题相当普遍,在一个单位内就涉及多个岗位、多个部门、多个层次的人员。处理这些问题必须严格依法办事,正确把握好法律政策界限,既要区分正常的商业交往与不正当交易行为的政策界限,又要区分违纪违规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做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既不能降低要求,走过场;也不能脱离轨道,搞群众运动。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违法犯罪分子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绝不手软。工作中还要讲究策略,正确运用国家的基本刑事政策。对于在自查自纠中主动向单位、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讲清问题,或者积极检举揭发商业贿赂和其他犯罪,有立功表现的,应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故意隐瞒事实、毁灭证据等妄图对抗侦查、逃避法律追究的,要依法从严惩罚,特别是对于顶风作案的,必须坚决严厉打击;对于在一些领域和行业中带有一定普遍性、涉案人员众多的要充分考虑办案的政治影响和社会效果,坚持打击少数,教育和警示大多数。
三、申论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分析当前我国的“商业贿赂”具有的特点。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0分)
2.根据给定资料,分析造成商业贿赂普遍存在的原因。
要求: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0分)
3.资料5提到“从源头上减少商业贿赂发生的机会”,作为一名职能部门的人员,你认为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做到。
要求:观点明确,简明扼要,语言流畅。(20分)
4.以《从“行业惯例”说到商业贿赂的惩治》为题,结合给定资料,写一篇议论性文章,篇幅不少于1000字。
要求:结合材料,观点鲜明,结构紧凑,语言通顺。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hbxdsks,关注【河北选调生考试】,招考资讯咨询同步,获取备考资料。
省份 | * |
---|---|
姓名 | * |
电话 | * |
微信 | |